“嘿,还真冷。”“你别说,这儿的风真不小。”……11月30日晚10时许,记者和开发区宣传部门的同志到富士康正一特殊材料产业园项目工地采访,刚一下车,大伙儿不约而同地裹了裹身上的衣服。
穿过工地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挑灯夜战的繁忙景象:工人们有的拿着铁锤做地基钎探,有的浇筑垫层,有的拿着专业工具做基坑验槽……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忙碌着,全然不顾刺骨寒风和冰冷细雨。
富士康正一特殊材料产业园项目是举全市之力引进的重点项目,如今是开发区的“一号工程”,必须采取超常规的举措,争分夺秒,高效推进。在项目工地,无论是开发区派驻到项目工地的干部职工,还是负责具体施工的项目经理,说起为何要顶风冒雨“挑灯夜战”,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
按照规划,富士康正一特殊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主体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12万平方米,需要在75天内完工。据负责该项目的监理赵强介绍,同等建筑面积的定额工期都是在100天以上,“这样的工期已属超常规”。更令赵强惊叹的是,就是这样的超常规工期,也被开发区打破了。
原来,项目正式开工后,开发区相关领导在工地走访时发现,如果按照75天的工期推进,中间正好赶上春节假期,势必会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开发区主动加压,并在科学谋划的基础上,毅然喊出了55天完工的目标。
于是,11月27日下午,铲车开进了工地,把厚厚的积雪一“铲”而光,为工人进地施工扫清了障碍。11月28日,数十名工人开始放线、钎探,吹响了大干快干的号角。……
不得不提的是,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开工头两天,开发区相关领导要求施工方从其他工地抽调施工人员,轮番作业,昼夜不停。由于工地当时没有安装探照灯,开发区派驻到项目工地的现场总指挥就安排人把汽车大灯打开,当作移动的探照灯使用。开发区质检等部门随叫随到,确保基坑验槽工作在第一时间完成。
“跑了这么多的工地,这样的工作强度还是头一次碰到。”更令施工方项目经理王俊强钦佩的是,开发区派驻到项目工地的干部职工和施工工人一样,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坚决杜绝影响工程进度的事情发生。不少人即使冻得直流鼻涕,也没有退却半步。“晚上气温接近零下十度,干活的工人都要倒倒班,他们却是连轴转,这样的干部不好找。”王俊强如是说。
转眼间,时间已接近午夜,记者的采访也接近尾声,而此时的工地上仍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开发区派驻到项目工地的现场总指挥告诉记者,按照当前的工程进度,今晚又会是一个不眠夜。(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尚丰军 刘涛)